谢弗逝世,声景不息:关于soundscape的前沿研究
加拿大作曲家、作家、教育家、环保主义者雷蒙德·穆雷·谢弗 (Raymond Murray Schafer 1933-2021) 于8月14日病逝,享年88岁。谢弗最广为人知的是他提出的“声景” (soundscape,或译为声音景观) 概念,它启发了不同领域的学者,包括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等。
1969年,谢弗在加拿大的西蒙菲莎大学成立了“世界声景项目” (World Soundscape Project),其宗旨是“为生态平衡的声景寻找方案,使人类社会与其声音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谐”。基于此项目的《世界的调律》(The tuning of the world) 一书于1977年出版 (1993年再版时更名为《声景: 我们的声音环境与世界的调律》)。谢弗以视觉化的方式看待声音环境,因而创造了声景一词。声景不仅指向人们所处的环境中的声音,还包含人、听觉、声音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声景:我们的声音环境与世界的调律 (The soundscape: Our sonic environment and the tuning of the world)
作者: Schafer, R. Murray
类别: 专著
语言: 英语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Rochester: Destiny
时间: 1993
谢弗在书中指出:声景的演变与文化、城市和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声景是我们的声音环境,是我们所有人生活中永远存在的噪音阵列。从自然界的原始声音开始,我们经历了声音环境不断复杂化的过程。随着文明的发展,新的噪音在我们周围兴起:从吱吱作响的车轮、铁匠锤子的叮当声、蒸汽火车的遥远轰鸣声到机场、城市街道和工厂的“声音帝国主义”。谢弗认为,我们现在接受了过多的声音信息,而我们听到声音的细微差别和微妙之处的能力也相应减弱了。作为一个社会,我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有毒废物可以通过我们呼吸的空气和饮用的水进入我们的身体。事实上,我们的声音环境的污染也同样真实。因此,辨别那些滋养我们的声音就变得至关重要,并且我们要利用它们来创造更健康的环境。为此,谢弗解释了如何对声音进行分类,欣赏它们的美或丑,并提供了练习和 “声音散步”,以帮助我们对周围的声音变得更有鉴别力、更敏感。
自从谢弗提出声景的概念之后,声景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谢弗本人的著作和他的世界声景录音项目也受到了许多批评,主要是因为他的分类和判断方式将声音视为客观化的存在,而忽视了它的体验性,以及他的项目未能包括加拿大原住民的声音文化。然而,谢弗的声景概念开启了声音研究的新视野,其后的学者在谢弗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展声景的理论框架。以下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关于声景的前沿研究。
1“东西屋”的回响: 当代日本的声音空间与社会性 (Resonances of chindon-ya: Sounding space and sociality in contemporary Japan)
作者: Abe, Marié
语言: 英语
类别: 专著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Middletow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时间: 2018
当代日本社会中的声音、公共空间和社会性之间有着微妙的交叉。“东西屋” (Chindon-ya) 是穿着华丽服装的街头音乐家,他们通过在社区街道上巡游来招揽生意。这种乡土表演艺术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然而它在历史上并不被认为是音乐,而是日常声音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了解到音乐劳动观念的转变、日常听觉和声音的政治,以及日本社会的街头抗议音乐。在长期的经济衰退、日益增长的社会不稳定性以及视觉和声音饱和的日本城市街道的背景下,本书研究了这种看似过时的广告手段是如何在几十年的闲置之后,作为一种结合了审美、经济和政治的实践而重新兴起的。西方的听觉概念固化了我们思考声音、空间和听觉主体之间关系的方式,而本书挑战了这些概念。同时,关于后工业时代对社会分裂的体验与协商方式,本书也提供了跨学科的思路。
2听觉性: 十九世纪哥伦比亚的聆听与知识 (Aurality: Listening and knowledge in nineteenth-century Colombia)
作者: Ochoa Gautier, Ana Maria
语言: 英语
类别: 专著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时间: 2014
语言、音乐、人声和声响对生命政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使它们产生的核心因素则是聆听。作者主要从19世纪的哥伦比亚资料中,找到了由不同的生命实体在人类和非人类的交界处产生的声音。从声音角度对大量文本的分析则揭示了关于听觉性质的多种争论。这些讨论是为制造不同人格和归属感的声音政治服务的核心部分。因此,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作为一个历史地点出现,在这里,生活的政治和表达的政治不可避免地纠缠着音乐和语言以及知识和感官的层面。
3 聆听战争: 战时伊拉克的声音、音乐、创伤和生存 (Listening to war: Sound, music, trauma, and survival in wartime Iraq)
作者: Daughtry, J. Martin
语言: 英语
类别: 专著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时间: 2015
这是一项关于聆听对现代战争经验的核心作用的开创性研究。基于多年来对美国军人和伊拉克平民的民族志访谈,以及对战时伊拉克的直接观察,作者揭示了这些人如何学会从环境声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与声音在他们的耳朵、整个身体和心灵中产生的有害影响作斗争。作者研究了声音作为信息源和创伤源的两面性, 在一个复杂的概念框架内强调了声音的情感力量和听众个体的脆弱性和能动性。作者通过声音的棱镜将暴力理论化,为研究这些奇异地关联在一起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本书也用两章的篇幅专门讨论了伊拉克和美国军事背景下的战时音乐,显示了音乐如何既是军事行动的重要工具,又是整个战争中众多暴力行为的受害者。
4声音之感:法兰西的音乐内涵, 1260-1330 (The sense of sound: Musical meaning in France, 1260–1330)
作者: Dillon, Emma
语言: 英语
类别: 专著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时间:2012
在13世纪法国最令人难忘的音乐和诗歌创新中,有一种体裁似乎将声音置于意义之上。对于中世纪学者来说,多文本的经文歌 (motet) 特别有名,因为它倾向于将复杂的寓意隐藏在一种织体中,使表演情境之下的文本更难以听清。创造一种可能独立存在于文字含义之外的音乐效果有什么意义?这种超音乐效果本身是否有意义?为经文歌全盛时期 (1260-1330年间) 的法国歌曲赋予全新的语境,使我们有理由在一系列其他有富有意义的声音中去聆听音乐的声音,这些声音通常以非语言意义为前提。在确定新的音乐听觉对话者的过程中,我们的耳朵被打开了,从喧嚣的中世纪城市,到口若悬河的疯子,到大喊大叫的闹剧,再到引人入胜的祈祷声,这些声音常常被历史研究所忽略。在丰富的艺术证据(音乐、手稿、诗歌和图像)和当代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本书将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置于一个关注表现声音及其情感、伦理和社会影响的更大的文化环境中。
5革命没有电视转播: 福岛之后的抗议音乐 (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elevised: Protest music after Fukushima)
作者: Manabe, Noriko
语言: 英语
类别: 专著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时间: 201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核电在日本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而在福岛核电站灾难之后,这种冲突变得越来越严重。政府机构和核工业继续推动核议程,而主流媒体则坚持核电是日本的未来这一官方说法。关于核能的公开辩论受到强烈阻挠。然而,反核活动已经发展为日本最受欢迎和最有激情的运动之一,并且引发了一股强大的抗议音乐浪潮。在日本,音乐在表达反核情绪和动员政治抵抗方面起到了核心作用。音乐分析与民族志参与式调查的结合,为研究抗议音乐表演的核心空间提供了一种新型分类:网络空间、示威活动、节日和录音。这四个空间鼓励不同的参与模式和政治信息传递的方法。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可移动性和潜在的匿名性使音乐家们能够直接挑战弥漫在福岛事件后日本文化中的沉默气质。从网络空间到现实空间,作者展示了日本城市的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公共示威音乐的表演和反馈。虽然缺少开放的公共空间,但日本的城市中心为抗议者提供了广阔的政府和商业空间来进行示威,活动家们根据每个城市的特殊景观和声音环境来调整他们的表演。音乐节是一个有别于日常生活的空间,它鼓励音乐家和观众通过内容丰富和沉浸式的表演自由地参与政治表达。相反,日本的唱片公司和制作人不鼓励大牌音乐人在唱片中表达政治观点,而迫使反核音乐人间接地通过寓言、隐喻和隐语来表达异议。
6普契尼的声景:意大利歌剧中的现实主义与现代性 (Puccini's soundscapes: Realism and modernity in Italian opera)
作者: Schwartz, Arman
语言: 英语
类别: 专著
出版地: 意大利
来源: Firenze: Leo S. Olschki
时间: 2018
从《托斯卡》中的钟声和《蝴蝶夫人》中的鸟鸣声,到《外套》中的号角和汽笛,以及启发了《图兰朵》灵感的音乐盒旋律,普契尼的歌剧空前地依赖于现实的和似乎未经媒介传播的声音对象。本书聚焦于作曲家创作中普遍存在却很少被谈及的议题,提出了声音和现实主义的两个类别,以重新思考普契尼职业生涯的形态,并对他的许多主要作品以及他同时代的作品提供新的解读。本书探讨了意大利作曲家如何应对世纪末听觉文化的一些根本转变,并将他们的作品重新置于意大利现代性的话语(美学、政治和技术)之中。
7印度尼西亚的妇女、《古兰经》诵读与伊斯兰音乐 (Women, the recited Qur'an, and Islamic music in Indonesia)
作者: Rasmussen, Anne K.
语言: 英语
类别: 专著
出版地: 美国
来源: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时间:2010
本书深入到拥有世界上最多穆斯林人口的印度尼西亚的宗教音乐实践的核心,探索了那里丰富的公共声景,包括妇女们诵读《古兰经》的神圣文本,以及同样由妇女表演的受阿拉伯影响的多种伊斯兰音乐风格。基于从苏哈托的新秩序末期开始并一直持续到改革时代的独特而富有启示性的民族志研究,本书探讨了音乐在表达宗教民族主义方面的强大作用。特别关注的是音乐风格、妇女的角色以及印尼的诵读风格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和审美问题。
声景为音乐学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随之而来的是几代学者不仅对声音本身加以关注,而且从声音的角度出发,解读各种文化现象——回音 (echo)、噪音 (noise)、静音 (silence)... 它们看似抽象至极,却又各自包含深意与争议。从70年代至今,我们所处的声音环境日新月异,念及声景这一概念在一开始便强调的和谐与平衡,未来的人类社群与生态之间又将作何关联?请随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 (RILM) 一起关注声音研究的最新进展。
前言、编译:刘心童 (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学博士候选人,RILM实习生)
编辑:穆谦
延伸阅读
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简称 RILM)位于纽约,是一家为音乐研究者提供数字文献和检索工具的非营利机构。更多信息请见rilm.org。